啟程  

遇見海地的第一塊陸地

飛機登上海地, 也是我第一次看見這塊海地與多明尼加連成的大島, 比較過Google後應該是Paulin地區, 遠處的河流名為Los Trois

--正文開始--

經過了3週的軍事訓練、6週的專業訓練和1週的安家假, 11/07的晚上11點40分, 天空飄著細雨, 一群熱血的外交役青年們熱絡了微涼的桃園機場.

大部分的中南美團終於在這一天踏出國門, 將展開近一年的海外服務, 特別感謝文仁和厚傑兩位學長的友情出席以及這幾天辛苦來送我們出國的承辦員學姊和家人們.

海地八人團出國前合照  
海地八人團在出國前的合照, 由左至右依序(括號內為專長及派駐地點)為:

分隊長智鏢 (農企管-團部)
我 (農藝-Torbeck)
智為 (農企管-Torbeck)
建榮 (農藝-團部)
范姜 (農機-團部)
智傑 (水利-希望村)
柏儀 (農機-Torbeck)
錦玄 (農藝-團部)

流水帳式的飛行記趣就省略, 特別一提有兩點, 一件事在 LA 和 MIA 轉機時都有代表處的人來引導我們前往下一站, 就甘心.

其次是長途飛行真的好累阿, 睡得非常不舒服, 超容易暈車的我還差點暈機...還好有hold住

 

在機場簡單用過早餐後, 從邁阿密離開到海地, 其實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國家的差異, 且讓我用比較圖來說明.

同一片窗戶之海地機場(上)和邁阿密機場(下)
杜桑維杜爾機場航廈 vs 邁阿密國際機場航廈 順帶一提, 邁阿密機場內有日本系統的捷運作為接駁.

 同一片窗戶之兩國地勤人員大比拚
膚色方面, 也可以明顯感受到海方95%黑色巧克力比例的實力.

同一片窗戶之機場跑道大比拚  

不只機場的規模, 就降落時的感受, 覺得邁阿密這邊明顯平順許多.

在候機和搭機時, 分別遇到了慈濟的師兄師姐和鄰位要前往海地服務的美籍教師以及一位日籍工程師,

便可以感受到, 其實有不少的國際資源投入在海地的重建等計畫, 也希望這個中南美洲最早獨立的國家,

能盡早脫離貧困和天災的陰霾. 最後附上一段在機場內要轉搭接駁車前(偷錄)的器樂演奏,

雖然這並不是個物資豐沛的國家, 但卻從音樂中感受到當地的活力.

機場內的音樂表演  

  

海地, 我來了!

--下期預告--

因颱風延期舉行的戰鬥營?成功嶺軍事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一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